郝贵生: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究竟错在何处?

 驾驭美好   2024-05-05 17:14   10568 人阅读  3 条评论
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实践其错误的根本点和要害就是取消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4月9日,《光明日报》发表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韩振峰《“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方法的来龙去脉》一文,文中指出这句话原是民间俗语,把它作为工作方法提出来的第一人是陈云。陈云从1950年一直到1988年多次提到“摸着石头过河”,其本意是强调工作不能急于求成,要稳妥。邓小平1980年开始把这一句话作为他的改革开放实践的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以后的几任党中央主要领导一直持有这种观念。最近又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韩文最后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的辩证关系,在改革实践中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要求人们不仅要注重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而且还要继续摸着石头过河,通过不断摸索规律,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更加积极稳妥地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

  应该说,该文客观揭示了“摸着石头过河”方法的来龙去脉。自邓小平后,思想理论界对这句话发表了大量吹捧性文章,强调这一思想与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是相同的。是“对脚踏实地、尊重实践、从实践中摸经验摸规律,努力做到实事求是的一种形象说法,也是推进改革健康有序发展的一种重要改革方法。这个方法,不仅在改革之初行之有效,而且在整个改革进程中都是行之有效的。”“是在勇敢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是改革开放3条经验——‘猫论’、‘摸论’、‘不争论’中的其中一条。其对于大胆解放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成了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话语。” 但问题在于“摸着石头过河”究竟正确与否?能否是“实事求是”、“在勇敢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的形象说法?如果说是错误的,究竟错在何处?

一、“摸着石头过河”只是“过河”的一种具体特殊暂时的方法,而不是“过河”的普遍的贯彻始终的方法。

  “摸着石头过河”其字面的直接含义就是过河的一种方法。大家知道,现实生活中,人们要过河,既取决于河的客观情况,如河的宽度、深度、水流、河底等,也取决于过河者的主观条件即有无过河经验,有无过河的物质条件,有无熟悉了解河流的基本情况,或者会否游泳等,人会给根据对河流的最基本情况了解和自身的条件决定过河的各自的特殊方法。应该说过河的方法多种多样。只有过河者主观条件既无过河经验,也无过河的物质条件,无对河流具体状况了解,也不会游泳等,只是简单了解所过之河相对不深且是石块等硬质河底时才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笔者查阅百度百科中解释“摸着石头过河”词义说:“一个人想过一条不熟悉的河,在没有前人给出经验、没有船也没有桥等情况下,如何分清这条河哪个地方水深,哪个地方水浅。水深的地方有可能淹死人,而水浅的地方人能够淌水过。在事先不知道这条河详细情况下,就只能以身试水摸索着河里的石头,以较为保守的甚至原始的方法逐步摸清情况并想办法安全涉水。”应该说,这个解释笔者认为是较为准确的。这种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摸石头之前,头脑中没有任何计划、方案,完全是主观盲目去瞎摸、瞎撞,是否能够摸到石头,也完全是凭主观感觉。过去有一首歌就叫做“跟着感觉走”。从这个意义上说,“摸着石头过河”是否也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的另一种说法呢?

  那么“摸着石头过河”可否上升为做任何事情的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呢?笔者认为是可以的。但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工作如同具体“过河”一样,有相当多的主客观条件。做事、工作如同“河”一样,复杂多样,规模不同,艰巨程度不同、人们熟悉程度不同、物质条件工具不同、自身知识、素质、能力、经验、思维水平不同。因此,做事情完成工作的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是绝对的完全同样的方法。但是对于某些事情特别是对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又不熟悉所做工作特点属性、不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时,采取所谓“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不求速度、不求立竿见影,走一步,看一步,不行再重新回头做,反复思考微小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步探索规律、积累经验。待时机成熟后,再迈开大步,加快速度,最终完成工作,是完全可以的。但这种工作方法只是方法之一,也不会贯穿“过河”的全过程。它是有条件的,它基本是在不熟悉工作对象,又缺乏基本经验、不具备完成工作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时采取的方法。而对工作熟悉之后,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之后。就不能再采取这种方法。

  举一例子: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迫使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拿起武装,去完成推翻三座大山的“过河”任务。但这一历史的艰巨任务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太不熟悉了,自身也没有任何经验而谈。唯一可以借鉴的就是1917年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经验,于是中国共产党人只有逐步摸索。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和9月秋收起义,显然就是典型的“摸着石头过河”,结果南昌起义南下广州失败了,秋收起义起初攻打长沙也失败了。毛泽东也正是从“打长沙”的摸石头过程中意识到,中国革命不能够通过直接占领城市革命成功,必须另辟捷径。于是果断放弃攻打长沙率领残余部队奔赴井冈山,又开始了新的“摸石头”过程。也就是在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短短的三四年期间,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建立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经验、放手发动和组织群众的经验、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的军事斗争经验。所以面临国民党一次次大规模且逐步升级的前四次反革命“围剿”都取得了巨大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四次反围剿斗争,就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而是掌握战争规律的游泳方法。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退出根据地,也不是“摸着石头”的方法,而是指挥者主观上放弃实践上已经成功的基本经验和方法,是主观盲目瞎指挥的方法。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军事斗争中的领导地位后,由于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已基本掌握了中国革命的具体规律和特点,尽管长征以后的具体路途是陌生的,但整个长征过程却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尽管也有许多新的特点和艰巨性,但中国共产党人更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依据科学的军事理论和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确立了科学的战略战术方针,使战争进程完全按照中国共产党人的预测方向发展。特别是大家最熟悉的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军事斗争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能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吗。

  笔者理解陈云同志建国以后多次讲话中提到“摸着石头过河”的工作方法,大多是特殊情况下的暂时的特殊方法,着重强调工作中的稳妥、稳定的意义,而没有把他作为全党各项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并贯穿于全过程。邓小平与陈云的不同点就是把陈云指出的一种暂时的特殊方法、特殊的含义上升到全党各项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显然这不是延续继承陈云的方法,而是歪曲篡改了其方法。

  另外,笔者从网上搜索,发现 “摸着石头过河”还有一层含义。说这句话来源于四川民间鬼怪故事:有一个少年书生夜晚出游,路遇一鬼。鬼迷了路,要和少年书生结伴而行。书生慨然应允,于是两个结伴同行,一路相谈甚欢。走了许久,前面出现一条大河。少年书生说:河水很深,我们从桥上过河吧。那鬼说,不行啊,如果走到桥中间,听到三声鸡叫,第一缕阳光会把我的游魂照散。少年书生就说:那你下河从水里过河吧,河水又深又暗,听不到鸡叫,阳光也照不到。那鬼说:好是好,可水里什么也看不见啊。书生就说:那你摸着水里的石头过河,绝对稳当。那鬼于是就下河入水,在水里摸石头,东摸一块,西摸一块,不断地摸,不断打转,结果在水里摸了三千三百年,至今还在那条河里摸石头。因此,“摸着石头过河”的原意是“哄鬼”。当人们说这句话时,实际是讽刺、挖苦“摸石头过河”的人愚昧、无知、无能、白痴、畜生不如、诅咒其“淹死你狗日的”等含义。应该说,这种对“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解也有一定道理,实际上是说“摸着石头过河”等于“荒谬”

二、“摸着石头过河”有“实事求是”的含义,但不能取代“实事求是”,更不是“实事求是”的形象说法。

  当前主要领导、媒体及相当多的学者基本是把这句话等同于“实事求是”,是“实事求是”、“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形象性说法。韩文中虽没有这样的直接提法,但实质就是这种认识。笔者暂且抛弃“摸着石头过河”等于荒谬这一认识,即使其作为一种工作方法,也绝对不等于实事求是、不是“实事求是”的形象性说法,更不能取代实事求是。原因就在于“实事求是”有比“摸着石头过河”多得多的丰富含义。

  究竟什么是“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这段话主要包含两大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详细地占有各种有关的客观材料。第二层含义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对所获得的大量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筛选,揭示事物内在的一般规律的过程。这实际上就是毛泽东《实践论》中讲到的认识起源于实践的过程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就要求感性材料一是要全面详细,二是要符合实际、真实。那么获得真实、全面的感性材料的方法是什么呢?毛泽东认为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他的著作中,谈到最多的就是调查研究,拟好调查提纲,有意识、有目的地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全方位地考察、研究认识对象,力求防止对事物认识材料的片面性、表面性、主观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毛泽东认为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加工制作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理性认识过程,而且必须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有可能使感性认识正确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离开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就不可能保证感性认识正确上升到理性认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实质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综合,是科学实践观的综合,其还包括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改造世界、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检验等等。实事求是的方法带有最大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它体现在任何实践活动中并贯穿于全过程。

  而“摸着石头过河”在“过河”的整个实践过程中,只是一个极其特殊的获取认识对象材料和实践的方法。它一是承认认识对象对“摸者”的客观性,二是强调“过河者”不能企图一步跨越过去,要一步步来,要稳妥、稳定。在这两个意义上这句话有合理的唯物主义因素。但其获取对象感性材料的这种方法主要是依赖于对认识对象盲目的“摸”的方法,极其容易导致感性材料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如果“过河”过程中,采用这种方法真能够获取认识对象及其规律性的认识之后,那么就能够根据对规律的正确认识制定新的科学的“过河”方法而抛弃“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如果在整个“过河”全过程中,始终采取“摸着石头”的方法,或是说明“过河”者始终没有获得认识对象的全面真实的感性材料,或是说明“过河”者始终没有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没有真正探寻到“过河”的内在规律性和正确有效的方法。那只能说明“过河”者太无知、太愚昧、太无能了。四川人把这句话看作来自民间鬼怪故事所包含的含义其道理也在于此吧!这能够是“实事求是”吗?能够是“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形象说法吗?由此可以断定,邓小平等人把“摸着石头过河”等同于“实事求是”及其形象说法是绝对错误的,是对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精髓的“实事求是”思想的修正、歪曲和篡改。

三、“摸着石头过河”的错误要害是取消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自从马克思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和阐发科学的实践观以来,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是把理论与实践看作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既没有离开实践决定的纯粹的理论活动,也没有离开理论指导的纯粹的实践活动。“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方法和实践形式的形象说法其核心和重点是感性形式的“摸”,因此它排斥理性的指导特别是科学理论的指导。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原理的。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实践在人类各项活动中的最终决定作用思想,但同时又特别强调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不是背离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而是真正贯彻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

  我们看列宁是怎样认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摆在列宁领导的正在筹建中的俄国社会民主党面前的一个极其重要任务就是如何认识和引导俄国的工人运动。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工人运动应该是工人阶级自发的运动,其主要内容和形式就是经济斗争,它不需要任何理论的指导。他们认为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是“教条主义”、“学理主义”、“思想僵化”,党的最主要甚至是根本任务就是直接参与到工人的自发的经济斗争实践中。列宁对这种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在醉心于最狭隘的实际运动的偏向同时髦的机会主义说教结合在一起的情况下,必须始终坚持这种思想。”(《列宁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311页)列宁认为主要有三点理由:第一是党刚刚建立,理论上不成熟,极易受到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导致工人运动偏离正确轨道。第二,俄国工人运动不是孤立的运动,而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且较为年轻。它只有批判继承借鉴其它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才能够有利于自身运动的发展。第三,俄国民主党肩负着世界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任务,这种强烈的政治责任和组织责任要求社会民主党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大家知道,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并亲身参加到工人阶级反对剥削阶级斗争的行列中,但他们并没有直接和亲身组织工人阶级推翻剥削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实践活动。列宁根据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和俄国的具体情况,认为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并且在亲身实践这一道路。这显然是从来没有过的,更不可能直接从马克思主义书本上找到现成答案。如果按照中国当今主张“摸论”的领导和理论家的观点,列宁当时最应该抛弃马克思、恩格斯这些“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的学说,“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走自己的自发的道路。但是列宁十分坚决批判和抛弃了俄国式的“摸着石头过河”思想,旗帜鲜明地主张“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实际上就是说,工人运动的发展绝对不能是纯粹自发的纯粹的经济斗争,而应该是在科学理论即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组织起来的自觉的理性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理论的斗争。否则就意味着使工人变成资产阶级思想的俘虏,使工人运动变成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工具。列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阶级专政理论指导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积极在工人群众中宣传和灌输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使工人运动从自发的、盲目的、单纯经济斗争转变为自觉的组织起来的以夺取政权为主要任务的全面的斗争,最终在1917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列宁在他整个一生的革命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革命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毛泽东正是继承了列宁的这一思想。毛泽东极其重视革命实践活动,他特别反对离开实践的纯粹的思想理论活动,延安整风运动所批判的“教条主义”就是离开“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的纯粹的理论活动。但他同时也反对离开科学理论的经验主义、实用主义思想。所以他在阐发“实事求是”的深刻内涵时,在强调详细占有客观材料和提炼一般规律的同时,特别提出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才能做出科学结论来。这与列宁的思想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邓小平改革初期,接过陈云“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并把它与“实事求是”等同起来作为全党改革开放的总的指导思想。正如他自己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就是努力把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他还指出:“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 我们知道,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在中国改革开放,确实“马克思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但能否说,社会主义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吗?建设社会主义原苏联没有干过吗?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还要不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还要不要借鉴原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呢?按照列宁的思想,完全还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汲取原苏联的经验,由此怎么能够说,与马克思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与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绝对不同的完完全全的“新事物”呢?完完全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呢?完完全全“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吗?邓小平自己说,我们干的事业是把中国变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么这个事业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就开始了,到80年代已经取得了极其巨大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教训,怎么能够说“我们前人没有做过”呢?邓小平这里显然把80年代开始的所谓“改革开放”事业同新中国前三十年的伟大实践、成就、经验完全抹杀、否定和割裂开来。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吗?同时这种论断还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同国际无产阶级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70年的共产主义实践运动彻底割裂开来,同十月革命以来原苏联和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彻底割裂开来,把中国的所谓“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完全看作从零开始的纯粹孤立的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指导的事业,形成百度百科中解释“摸着石头过河”词义中所说的“过一条不熟悉的河,在没有前人给出经验、没有船也没有桥等情况下,在事先不知道这条河详细情况下,就只能以身试水摸索着河里的石头,以较为保守的甚至原始的方法逐步摸清情况并想办法安全涉水。”而且摸了三十多年了,还没有摸清,还再继续盲目“摸着石头过河”。这就是中国所谓“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显著特色和特点吧!

  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实践其错误的根本点和要害就是取消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大家都知道当初的改革开放是从所谓“真理标准讨论”和“思想解放”开始的。那时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认识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标准绝对化了,实践不是“唯一”标准,而是“最终”标准、“根本”标准。笔者曾撰写专文)的大讨论开始的所谓“思想解放”运动中首先就是从毛泽东晚年理论中解放出来,接着从整个毛泽东思想中解放出来,再接着从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中解放出来。如邓小平一再批判毛泽东没有真正搞清楚社会主义的真正本质。他要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一再阐明的“社会主义本质是公有制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中解放出来,修正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修正为按资分配和市场经济体制。他要把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基本观点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彻底抛弃掉,用抽象人性论思想取而代之。这不典型地在“摸着石头过河”这一总的指导思想下,取消为人类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地位吗?但人类任何实践活动都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中国的所谓“改革开放”也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活动,它不可能割裂与人类其它实践活动的关系和意识历史继承性的特征。中国“改革开放”割裂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其它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中国前三十年的实践活动的关系,取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实际上却把中国的“改革开放”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实践活动和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依据联系起来,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招牌之下或者羞羞答答、改头换面或者直截了当、拿来主义地贩卖早已被马克思恩格斯彻底批判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资本主义发家历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如那个建立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不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批判揭露的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思想的变种吗?邓小平一方面讲“摸着石头过河”,要逐步摸索,不能着急,另一方面却声嘶力竭地大喊:“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这与陈云的稳妥思想不是相违背吗?实质上如前边分析的,邓小平不是不要理论,他是不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是把资产阶级理论和他的修正过的所谓“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其指导思想,加快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制,“大胆地”加大步伐复辟和发展资本主义。如在“与世界接轨”的口号下,几乎 “邯郸学步”式的把西方资本主义的管理模式大胆全盘照搬过来。十八大之后的党中央提出“两个不能否定”思想,强调两个三十年的内在联系是对的,而前三十年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是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人民民主制度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并在实践中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雷锋精神和焦裕禄精神等。而改革开放正是从根本否定公有制和人民民主专政,否定大庆、大寨精神开始的,雷锋精神和焦裕禄精神虽没有直接否定,但在强化私有制改革的大浪潮中,私有观念在新中国大地上前所未有的大泛滥本身不就是对雷锋精神和焦裕禄精神的否定吗?虽然习近平同志最近一再强调还要学习焦裕禄精神,但相当多的人民群众不断发出疑问:在私有化如此猖獗的条件下,能够真正学习和落实焦裕禄精神吗?

  中国近三十多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其造成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却达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时期,最根本原因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偏离、背离和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在当今中国各个领导层中,究竟还有多少人自觉主动学习研究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还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觉应用到实践中?还在努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认识实践中的问题?还会做调查研究?还在能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并激浊扬清?还在能够分析、提炼、总结一般规律性的东西指导新的实践?还在改造世界观?还在自觉努力提高发展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造成这一现象的理论罪责之一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同时对这一思想本身不能辨别是非,把错误、荒谬的东西强加给全党,恰恰反映了全党马克思主义素养的降低。最近对这一思想又补充个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但丝毫没有改变其错误实质。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和学者,必须给予这种理论的错误实质及危害性以彻底的揭露和批判,也希望党中央不能再把这一句话奉为圣明,该是悬崖勒马彻底抛弃的时候了。

附文:

  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方法的来龙去脉

  来源:2014年4月9日光明日报 作者:韩振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讲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时均强调,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也明确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那么,“摸着石头过河”这种“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究竟是如何提出来的?它的来龙去脉又是怎样的呢?

  “摸着石头过河”本来是一句民间俗语,指的是在没有前人经验、没有现成的桥和船的情况下,要想过河就必须以身试水、摸索前进,民间歇后语“摸着石头过河——稳稳当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把“摸着石头过河”这句民间俗语引入社会工作方法领域,其含义就是指在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大胆试验、积极探索、摸清规律、稳步前进。所谓“改革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中的“摸着石头过河”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究竟是谁将“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作为一种工作方法提出来的呢?从现在能够查阅到的资料来看,最早强调“摸着石头过河”方法的是作为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陈云同志。陈云最早提出“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是在1950年4月7日,他在政务院第27次政务会议的发言中指出:“物价涨不好,跌亦对生产不好。要‘摸着石头过河’,稳当点为好”。这是笔者所见到的陈云同志最早从工作方法角度阐述“摸着石头过河”的论述。

  一年多之后的1951年7月20日,陈云在《做好工商联工作》一文中再次强调指出:“办法也应该稳妥,这叫摸着石头过河。搞急了是要出毛病的。毛毛草草而发生错误和稳稳当当而慢一点相比较,我们宁可采取后者。尤其是处理全国经济问题,更须注意这点。”1961年3月4日,陈云在听取化工部关于化学肥料工业的汇报时强调指出:“一方面试验研究要敢想敢说敢做;另一方面,具体做必须从实际出发,要摸着石头过河,要把试验研究同推广分别开来,推广必须是成熟的东西。”

  改革开放以后,陈云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先后多次从改革方法论的角度讲到要“摸着石头过河”,比如1980年12月16日,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的重要讲话。在这次讲话中,他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论述了改革开放应采取的原则和方法,指出:“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因为我们的改革,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时步子要小,缓缓而行。”在12月25日的闭幕会上,邓小平明确表示完全同意陈云的讲话,他说:陈云同志的“这个讲话在一系列问题上正确地总结了我国31年来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是我们今后长期的指导方针”。

  1984年6月30日,陈云在中联部反映美国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顾问对我国财经工作提出两条意见的内部材料上批示:“有经验的外国人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所有外国资本家都是如此。凡属危险项目,他们不搞,宁吃利息。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道理。”在这里,陈云再一次强调了在改革开放中坚持“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1988年5月12日,陈云在杭州同浙江省负责人谈话时指出:“做工作,不能只想快。慢一点,稳一点,少走弯路,走弯路的损失比慢一点的损失多。有人批评说‘摸着石头过河’不对,但没有讲出道理来。‘九溪十八涧’,总要摸着石头过,总要下河去试一试。‘摸着石头过河’,这话没有错。”这是我们见到的陈云最后一次谈对“摸着石头过河”的态度,这大概也是他唯一一次对那些误解甚至批评“摸着石头过河”方法的人的反批评。

  从陈云关于“摸着石头过河”的一系列论述来看,这一思想并非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是不要理论指导的所谓“胡乱摸索”,而是在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和顶层设计前提下的大胆探索、大胆试验、尊重规律、稳步前进的科学方法。

  作为我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对“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方法是完全赞同的。在邓小平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既不可能在马列主义本本上找到现成答案,也没有任何现成的实践经验可以照搬照抄,所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醒我们:“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他还指出:“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他还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由此看来,邓小平的思路和陈云是完全一致的。正因为如此,人们把“摸着石头过河”也视为邓小平的一个重要思想,看作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思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的辩证关系,在改革实践中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要求人们不仅要注重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而且还要继续摸着石头过河,通过不断摸索规律,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更加积极稳妥地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

赞赏即可获赠9卷《毛泽东年谱》

爆文荐读
1.
要把中国变成器官移植大国!
1.
邓小平私有化改革摧毁了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2.
历史该如何评价朱镕基?
3.
文革真相及邓罪行都藏在《毛泽东年谱》,派送中…
 相关文章  关键词: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1. 访客
    访客  @回复

    这句话,就是怀疑马列毛的正确性,特别是为放弃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制造舆论,从革命战争的胜利到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难道还不能证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制度,就是通向共产主义的桥梁,改开“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对自己信仰的背叛,所以,到现在大会小会,都不提共产主义,不唱国际歌,他所提出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就是言不由衷,他说的“不争论”,就是为复辟资本主义鸣锣开道。

  2. 访客
    访客  @回复

    邓狗就一条猫论,一条不折不扣的小杂种汉奸走狗卖国贼!什么恶毒的语言用在这个小杂种身上都不为过!这畜牲走狗千刀万剐下油锅都不解中国人民的心头之恨!

  3. 访客
    访客  @回复

    有好好的陆地路不走,为啥要去河里摸着走?